亞馬遜正利用 Alexa 為企業提供品牌推廣計劃,Echo 用戶以后有可能在半路聽到廣告

2018 年智能音箱全球銷量可達 5630 萬臺,語音服務開始落地商業化
你還在造音箱,人家都開始賣服務了~
近日,英國老牌 IT 行業分析公司 Canalys 發布了一份新的預測報告,稱 2018 年將成為智能音箱的「極其關鍵的一年」,并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銷量將增長到 5630 萬臺,遠高于 2017 年約 3000 萬臺的銷量。
根據 Canalys 的預測, 2018 年美國依舊會是智能音箱的主要市場,預計出貨量將會達到 3840 萬臺。緊隨其后的將會是中國,預計可達 440 萬臺的銷量。

亞馬遜與 Google 依舊會是歐美地區智能音箱市場的主導者,而不出意外的話,幾個月后蘋果 HomePod 也將加入戰局,并會對目前尚是空白的的高端智能音箱市場進行覆蓋。在中國,由于網絡以及語言等條件的限制,依舊會是以阿里巴巴與小米等本土廠商為主。
Canalys 研究分析師 Lucio Chen 表示, 2017 年智能音箱的的發展「比其他任何消費電子產品都快」,包括增強現實,虛擬現實和可穿戴設備。
不僅如此,相較于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只能單純依靠售賣硬件產品獲取微博利潤,一些適用于語音設備服務的商業模式也開始初具雛形:
「 2017 年是智能音箱(尤其是 Google 和亞馬遜)銷量暴增的一年,但增長的主題依舊局限于硬件的銷售數量; 2018 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年,這一年各大商家將會試圖通過捆綁內容與服務的方式獲得盈利,可能出現的形式包括收費的語音廣告、內容訂閱、優質的第三方服務或是個性化的企業語音解決方案等。」

在如何實現語音服務變現方面,先行者亞馬遜已經率先在 2017 年采取了試水行動。
目前 Alexa 開放平臺已經積累了超過 2.7 萬項語音 Skills,覆蓋教育、生活、娛樂、運動、科技、購物、社交等近 20 類生活場景。而在 2017 年 10 月,亞馬遜推出了 Alexa 技能付費制度,使得部分 Alexa 技能開發者可通過平臺向用戶收取費用,這會是亞馬遜以 Echo 為硬件載體,以 Alexa 為服務中心進行閉環生態構建的重要一步。
而近日據外媒報道,亞馬遜正在與多家品牌廣告主洽談,其中包括寶潔 、Clorox 等,試圖說服他們準備在 Alexa 的語音服務中投放廣告。例如,當用戶語音搜索洗發水時 ,Alexa 可能會優先播放某個競價排名靠前的洗發水品牌廣告。
實際上,目前亞馬遜已經在 Twitch、Fire TV、Amazon.com 等平臺上具備統一的廣告投放計劃,并在 2017 年實現了 17 億美元的收入,同比增長率達 50%。伴隨 Alexa 的擴張,語音廣告可能會助力亞馬遜成為繼 Google 與 Facebook 之后新的廣告巨頭。
據消息人士稱,亞馬遜的 Alexa 廣告計劃目前仍處于保密階段,具體的日期及報價不詳,但預計將會在年內正式推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