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來源于十六年行業積累的智能硬件渠道定價手冊

從皮膚檢測開始切入的智能美容產品,為什么這么久了都還不溫不火?
歸根到底還是剛需的問題
相信大家對水分測試儀并不陌生,將探頭對準皮膚隔一段時間,手柄的顯示屏上隨即顯示出肌膚含水量,這是美容行業中使用比較廣泛的產品。另一種就是與手機 APP 端連接使用的智能水分檢測儀,大部分采用藍牙連接方案,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實時監測皮膚水分,了解自身的皮膚狀態。根據皮膚狀態,改變護膚品、護膚習慣和提供護膚交流平臺等。
像這種從皮膚檢測開始切入的智能美容產品,為什么這么久了都還不溫不火?深圳市拓普徠科技有限公司的張俊杰算得上是這一行業的創業者,深圳灣也將他的產品和回應帶給了大家。
水分檢測儀如何運作?
采用電容式傳感器的水分檢測儀,其主要根據電容原理,即根據水和其他物質的介電常數的差別進行皮膚含水量的測定。目前市場上的水分檢測儀以觸點式為主(如圖),通過檢測皮膚兩點之間的電阻并換算成水分值顯示出來。用戶在使用這種產品時,需要在皮膚上做多次測量取平均值,才能確保數據的可靠性。

智能水分檢測儀一直不溫不火,是怎么一回事?
市場上的智能美容產品,大多數以水分檢測儀作為切入點,其在我們生活中的曝光率并不高,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境地。張俊杰從各個角度給我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:首先,水分檢測產品并不是用戶的剛需,并不在用戶的潛意識購物清單里,其網上關鍵字搜索量少之又少。其次,目前的水分檢測儀普遍采用電阻式方案,精準度不高,用戶體驗存在不足。另外,智能水分檢測儀產商也同樣面臨著尷尬的境地:儀器采用藍牙方案,形成一種「無線」數據傳輸方式。這樣的產品使得用戶有更好的體驗,但藍牙模組會增加產品成本。為了生存下去,商家不得不將價格抬高,相應地也提高了用戶的嘗新成本,使得本來就不屬于用戶剛需的產品更進一步地陷入瓶頸。
他們又如何一一應對上面的「坎」
為了帶動產品的曝光率,張俊杰的團隊想出了以手機殼做為傳感器載體。他們自主研發了生物電容傳感技術,從技術上突破電阻式傳感器監測的不穩定性,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更大,提高測量結果的精準度。
在產品成本控制上,他們的純電路設計方案中去掉了藍牙模塊、存儲芯片、電池、 MCU,用電線替代完成這些部件功能:將它連接到手機音頻口,一方面利用手機給傳感器供電,另一方面向手機傳輸并存儲數據(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太方便和美觀)。

在盈利模式上,一方面,他們會提供美容大數據,與化妝品產商合作,與大型購物平臺、美容院、實體化妝品專柜等合作,遞推護膚品牌打折信息;另一方面,提供芯片套件與手機殼廠家合作,為平臺導流。
尋找合作商
張俊杰的團隊希望能通過深圳灣這個平臺找到他們需要的資源:他們正在尋求化妝品、手機殼生產廠家和線上賣場等,如果有興趣,歡迎點擊他在深圳灣的個人頁面,在頁面中留言或者私信他。
讀完文章不過癮?還想和這個創業團隊的 CEO 聊聊?請點擊文章下方的相關人物主頁,與他們連接。團隊尋求報道,請向微信 shenzhenware 發送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