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rry:企業之所以要堅持「以人為本」,是因為人遠比設備重要

Terry:給職業經理人的職涯提醒和建議
學歷只是一種敲門磚,登上大企業金字塔的關鍵是把工作做到極致,這樣,更好的機會才會自動找上門。
上個星期,有位臉書朋友向我請教:他現在已經在做財務分析的相關工作了,但很糾結在是否應該出國再念一個財務碩士的學位。
他提到,想要出國念書的目的有兩個:
希望能夠借由此學位,找到外商在區域總部、或是全球總部的財務分析工作,滿足自己想要出國念書的人生規劃。他另外還有一個顧慮,就是經濟問題,出國念這個學位要花很多錢,從投資回報率來講,究竟是劃得來還是劃不來?
學歷只是敲門磚
我給他的建議如下: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,可以敲開大企業金字塔最基層的門;一旦進入了企業以后,需要靠自我學習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激勵,利用自己的能力往上爬。
因此,不管你有什么學歷或專業經歷,一旦進入大企業之后,一切都會歸零;只有你個人的能力和工作績效,才能決定你的前途。
如果你把出國留學讀書當成一個投資,要用投資回報率來計算的話,那么就想錯了方向。如果你把出國念書要花的錢、時間、機會成本全部加在一起,絕對不如你在大企業里努力工作、往上爬金字塔的回報大。
另外,財務分析、資料科學(DATA SCIENCE)等等學問,都可以在企業做事的時候邊做邊學,未必一定要到學校去才學得到。
以我自己為例子,新竹交大畢業,沒有出國留學,直接加入美商惠普臺灣分公司;憑自己的能力和表現干到惠普美國總部、再外派到北京擔任中國惠普總裁。
在惠普總部的兩年期間,還是惠普出錢要求我在白天工作、晚上去念了一個正式的 MBA 學位;之后離開惠普,加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擔任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域總裁,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的學歷。
好消息與壞消息
我過去經常跟大學剛畢業的朋友們分享我的觀點:不管你最終得到什么學位,一旦進入企業工作,就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。
好消息就是,過去在學校里,你必須付錢才能夠學習,但加入企業工作之后,是企業付錢給你來學習;壞消息是,不管你最后的學歷是什么、不管你在學校的成績有多好,一旦加入企業工作,一切就歸零從頭開始,從此以后只看你的能力和表現。
這個壞消息,對于學歷不是很好、在校成績也不是很好的人來說,可能反而是一個好消息;因為進入職業生涯之后,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。
我的大兒子從 UCLA 拿到計算機博士學位以后,加入了雅虎總部工作,負責做移動應用軟體的開發。由于他的軟體開發技術能力非常強、加上工作績效非常好,因此公司提升他擔任管理職,管理一個軟體開發部門。
擔任管理職六個月以后,我兒子決定再回到技術開發的工作崗位,不再擔任部門經理。他的理由是,擔任部門經理以后,他沒有辦法掌握軟體開發技術,讓他覺得沒有安全感。
我當時跟他講過這個道理:一旦加入大企業以后,就是全心全力往上爬企業金字塔;雖然很多大企業都有管理階梯和技術階梯的雙軌制,但技術階梯還是有一個極限的。
而且在大企業攀爬金字塔還有一個現象,那就是一旦你爬到了某個高度、擔任某個高階職務,即使將來獵頭公司來挖你,也不會以低于這個職務的頭銜來跟你談。
當時我兒子對這個說法聽不太懂、也聽不進去,所以他還是堅持回到軟件開發的技術工作崗位上;雖然如此,他在技術方面的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。
由于雅虎在那段時間公司非常動蕩不安,股價表現也非常差,公司人才不斷的流失,所以在工作五年后,我兒子也被許多獵頭公司看上了。
經過許多的討論和選擇,我兒子決定加入一家中小型未上市公司,成為移動終端軟件開發部門的主管,管十幾個軟體開發工程師。
在主流中往上爬
我在擔任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的期間,招聘我進去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TOM ENGIBUS 有天在閑聊時有感而發,告訴了我一件事。他說:
WORKING FOR A MULTINATIONAL COMPANY, YOU HAVE TO STAY IN MAIN STREAM.
意思是說,「在一個大企業里面工作,一定要在主流產品或主流業務部門工作,才能夠有發展、才有機會爬到企業金字塔的頂端?!?/p>
我兒子加入的這家中小型企業后來上市了;可惜的是,他任職的移動終端軟件開發部門并不是公司的主流業務。因此即使在四年之后,這個部門一直維持在十幾個人的規模;但由于部門的績效很好,所以我兒子也不以為意。
硅谷的獵頭公司非?;钴S,大企業和初創公司天天都在找人才,我兒子在移動終端應用軟件開發領域也小有名氣,因此經常接到獵頭公司來的電話。這家公司雖然已經上市了,但一直沒有很大的發展,所以我兒子也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應該要換家公司。
昨天他從美國打電話給我,由于最近跟獵頭公司接觸很多,他的想法已經改變了。他現在同意我過去給他的建議:應該追求更大的「JOB SCOPE」(工作領域和范圍);因為每個獵頭公司都問他同樣的問題:他管理的部門有幾個人。
當他回答只有十幾個人的時候,獵頭公司的人似乎就興趣缺缺了,而且這個條件可是會直接影響工作職稱和年薪的。
衡量工作重要程度的因素
- 你所管理的部門的總人數;
- 你的部門對公司營收和獲利的影響;
- 工作的復雜程度(COMPLEXITY)。
第一個因素顧名思義,就是要負責人數多的大部門;第二個因素則跟你是不是在「主流產品或業務」上有關系。只有待在主流產品或業務部門里,才會對公司的營收和活力產生巨大影響。
我兒子現在的部門由于不是主流,因此沒有發展的潛力、對公司的營收和獲利也產生不了較大的影響。也就是說,他在目前的公司已經碰到了他的玻璃天花板(GLASS CEILING)。
當你在企業的金字塔中一路往上爬時,你的工作復雜度就會不斷增加,但職業經理人常常會碰到一個「雞生蛋、蛋生雞」的問題;我的建議是「機會給的是有準備的人」,職業經理人不應放過任何增加工作復雜度的挑戰和機會、也不要斤斤計較于公司給你的回報是不是值得你這樣的付出。
職業經理人經常犯的另外一個錯誤是,往往喜歡設定了一個目標,就努力去追求,而忘了要把現在的工作和公司交付的任務做到卓越的地步,這就是所謂「眼高手低」的錯誤。
因此,我給有志于成為職業經理人的朋友另一個提醒是:你所努力追求的機會,往往不如自動找上你的機會來得更好。
掌握手上的機會
你自己設定的目標或機會,往往給你帶來兩個壞處:
路越走越窄,而不是越走越寬;
往往太專注于追求目標和機會,而忘了現在的工作表現才是你成功的關鍵。
許多朋友經常問我,我在職業經理人的路上非常成功,那么過去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怎么做的?
說老實話,我根本就沒有做任何職業生涯規劃。在我過去四十年的職業生涯里,許多重大的機會和轉折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;這些機會的出現,都是因為我在當時的公司職務表現非常好,因此名聲就在業界傳出去了。
讓我總結一下今天這篇文章的三個重點。要作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,第一是要了解「學歷」和「學位」只是一種敲門磚,或許能幫你打開企業金字塔的底層大門;一旦你進去之后,公司只會看你的能力和表現。
第二,在大企業里就是要爬金字塔,要爭取更大的 JOB SCOPE,才能順利往金字塔的頂端一路晉升。
第三,要成功登頂金字塔的關鍵,在于把你現在的工作做到極致;如此一來,無論是金字塔內部、或是外部的機會就會主動找上你,而且往往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好。
謝謝Terry老師,很受教
謝謝程老師分享。
特別感謝~在公司業務里又有了新的學習方向!
謝謝Terry老師,很受教!
給轉行中的我以深深的啟發,同時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也有了新的認識…謝謝Terry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