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浮躁的人已經開始自我否定了」——試水開放平臺的 360 安全路由如何看待這個行業?

在這場像是回歸宣言的發布會上,沉寂 16 年的磊科究竟想說什么?
傳統路由器廠商的打法不需要發布會這樣的東西,但「智能路由」需要。
2 月 28 日下午,磊科(Netcore)在深圳舉行了新品見面會,發布了擁有 200 平米信號覆蓋能力和開放插件中心的新品智能路由 N1。
和其他硬件產品不太一樣,在小米、360 等公司打出「智能路由」概念之前,路由器一直是個不那么熱鬧的行業。雖然稍有了解的人都能隨便說出好幾個路由品牌,但對產品的印象也只是模糊到什么顏色有幾根天線而已,而在路由行業打拼了十七年磊科,也是這些模糊印象中的一個。
『磊科歸來:做技術的人容易被忽視,卻不會被遺忘』,在給媒體的新聞通稿中,磊科使用了這樣一個頗具情懷的標題,但無論是「被遺忘」還是「被記住」,從來都不是一家經營中的企業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,而「被忽視」卻是實實在在難以忍受的。
在發布會上,磊科董事盧東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回顧磊科 2010 年成立來的點點滴滴,從過去十七年的行業成就,一直到未來的技術方向,發布會末尾簡單的新品發布反而顯得不那么重要了。整場發布會傳達的信息十分明確——在這個行業有著元老級技術積淀的磊科,已經厭倦了傳統家用路由行業基本定型的市場結構,試圖通過在智能路由上的發力改變「被忽視」的境況。

2014 年,磊科與 360 合資成立了由盧東擔任總經理的蜂聯科技,開發了「360 安全路由」系列智能路由,到 2016 年,360 安全路由系列銷量達到 700 萬。
據艾媒咨詢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,去年上半年,國內市場家用路由整體出貨量超過 3000 萬臺,TP-Link 系以 58.6% 的占比把持著市場的半壁江山,磊科以 3.9% 的市場占比排在第五位,而 360 安全路由則以 8.5% 的市場占比排到了第三。值得一提的是,相比 TP-Link 龐大的產品陣列,360 安全路由系列迄今為止只推出了三款產品而已。
盧東提到,360 對產品的定義和互聯網化的產品運營,讓磊科這家技術公司更新了對用戶價值的認識,而除了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的邏輯之外,360 安全路由的成功磊科也從看到了「智能路由」背后的機會。去年上半年,智能路由器銷量占家用路由器市場整體銷量比例從 2015 年的 9.9% 上升到了 16.6%,這樣的增長隱藏著可能撼動家用路由市場格局的能量。

在去年的一次媒體活動中,盧東曾經談到,能不能做好智能路由,很大程度上是由路由企業本身的基因決定的,做智能路由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實力,更需要對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的深入理解,而磊科和 360 的合作恰是形成了兩方面的互補。雖然 TP-Link 等品牌也已經開始布局智能路由,但這兩年來在智能路由上積累的經驗給了磊科足夠的底氣。
磊科這次發布的 N1 其實與 360 安全路由有著許多重合之處,例如都使用了 360 OS,都支持 360 智能管家 APP。值得一提的不同之處,可能只是更大的信號覆蓋范圍,以及全面開放了在 360 安全路由上進行了諸多限制的插件中心——這也是磊科把 N1 定位為「輕發燒」級的產品的原因,相比面向小白的 360 安全路由,用戶可以在 N1 上嘗試更多拓展性的功能,擁有更大的可玩空間。

這樣的定位,一方面向對磊科抱有感情發燒用戶拋出了橄欖枝,另一方面也不至于離 360 安全路由現有的用戶太遠。從定位上看,N1 更像是一次嘗試,反映出磊科期望在智能路由上增加更多自己擅長的技術發揮,讓這款產品帶上更多磊科的影子。
過去,與 360、小米這樣的互聯網硬件企業合作的公司推出自己的產品,常常被粗暴地解讀為合作出現問題,而如今這樣的例子已經越來越多,無論是所謂的「生態鏈企業」還是磊科這樣的傳統硬件廠商,在接納了來自互聯網硬件公司的基因之后,正快速把這些經驗與自身技術積淀進行更加深入的融合,并在自己的產品和發展方向上體現出來。這是磊科的「歸來」,也是眾多老牌硬件廠商在新硬件潮流中追求蛻變的縮影。